近年來隨著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血脂代謝異常的人群逐漸增多。據2012年全國調查結果顯示中國成人血脂異??傮w患病率高達40.4%,其中高膽固醇血癥的患病率4.9%,高甘油三脂血癥的患病率13.1%。
什么是血脂
血脂是血液中膽固醇、三酰甘油和類脂的總稱。一定范圍內的血脂在維持人體生理活動中發揮重要作用。膽固醇是構成細胞膜的主要成分,也是合成某些激素、維生素D和膽酸的重要原料;甘油三酯參與人體內能量代謝。當過多脂質成分在人體血液循環內流動,其暗藏的危險就開始逐步降臨。
血脂的來源
人體內血脂的來源有兩種途徑,即內源性和外源性。內源性血脂是指在人體的肝臟、脂肪等組織細胞中合成的血脂成分;外源性血脂是指由食物中攝入的血脂成分。正常情況下,外源性血脂和內源性血脂相互制約,二者此消彼長,共同維持著人體的血脂代謝平衡。若是長期受到不良因素的影響,如高脂肪、高熱量飲食等,則會造成血脂升高,誘發疾病。
血脂異常的臨床表現
在部分血脂異常患者中,脂質會隨血液循環沉積在皮膚真皮層可形成黃色瘤,它多發生于眼瞼皮膚,給患者帶來血脂異常的警示。而多數患者不會發生黃色瘤,血脂異常早期也無任何異常癥狀和體征,血脂升高只有通過化驗血脂才能知道。
血脂和動脈粥樣硬化
血脂異常是發生動脈粥樣硬化的重要病變基礎,動脈粥樣硬化通俗上說是人體血液循環中多余膽固醇沉積在動脈壁內的病理過程,動脈壁內沉積的脂質稱為斑塊,導致管腔狹窄,影響狹窄遠端器官和組織的血液供應。長期處于高血脂癥的患者全身血管都可能形成動脈粥樣硬化斑塊,比如心臟的冠狀動脈、下肢動脈以及顱內動脈。中國成人血脂異??傮w患病率高達40.4%,人群血脂水平持續升高將導致未來心腦血管疾病發病率逐年上升。
認識血脂代謝異常
血脂異常包括高膽固醇血癥、高甘油三酯血癥、低高密度脂蛋白血癥和混合型高脂血癥4種類型,其中以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LDL-C)增高為主要表現的高膽固醇血癥是動脈粥樣硬化性心血管疾病的重要危險因素。所謂知己知彼,方能百戰百勝,充分認識血脂中的成分,有助于我們更好的接受以及攻克它。
1. 血脂中的“壞”膽固醇
在血脂化驗單中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或LDL-c是俗稱“壞”的膽固醇。LDL-c是一種將膽固醇運載到外周組織細胞的脂蛋白顆粒,可被氧化成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當低密度脂蛋白,尤其是氧化修飾的低密度脂蛋白(OX-LDL)過量時,它攜帶的膽固醇便積存在動脈壁上,久了容易引起動脈硬化。
2. 血脂中的 “好”膽固醇
在血脂化驗單中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或HDL-c俗稱“好”的膽固醇。HDL-c是一種把外周的膽固醇轉移到肝臟的脂蛋白顆粒,它能清除血液循環中的膽固醇,減少膽固醇在動脈壁的沉積和斑塊的形成,從而降低發生動脈粥樣硬化的風險。因此如果HDL-c水平低,動脈粥樣硬化、心肌梗死和卒中的風險就高。
3. 甘油三酯
甘油三酯由長鏈脂肪酸和甘油形成,主要存在機體的脂肪組織,當機體需要時候,甘油三酯可作為能量被代謝供能。血液中甘油三酯過多會導致血液黏稠度增加,增加患冠心病的危險性,并且血液中甘油三酯過高還會誘發急性胰腺炎等疾病。
血脂檢查的重點對象
1. 患有動脈粥樣硬化性心血管疾病(如冠心病、腦卒中、周圍血管疾?。┤巳?。
2. 存在危險因素(如高血壓、糖尿病、肥胖、吸煙)的人群。
3. 有早發性心血管病家族史者(指男性一級直系親屬在55歲前或女性一級直系親屬在65歲前患缺血性心血管病),或有家族性高脂血癥患者。
4. 皮膚或肌腱出現黃色瘤及跟腱增厚人群。
血脂管理中生活方式治療應作為核心策略
生活方式治療包括以下內容:
1. 控制動物性食品(如肉類、內臟、蛋黃、奶酪)的攝入,控制含高碳水化合物的精致食品如加工食物、面粉和糖制成的食品,控制含有高濃度的反式脂肪酸食品(如油炸和添加氫化油的加工食品),控制含高糖分的飲料,增加蔬菜、水果、粗纖維食物的攝入。
2. 食鹽攝人量控制在<6g/d。
3. 戒煙、限制飲酒(酒精攝入量男性<25g/d,女性<15g/d)。
4. 增加體力運動。每日堅持30~60min的中等強度有氧運動,每周至少5d。
5. 維持理想體質量。體質指數BMI=體重(kg)/身高(m)2,控制BMI<25kg/m2。強化生活方式干預不僅有助于降低膽固醇水平,還可對血壓、血糖以及整體心血管健康狀況產生有益的影響。
在進行生活方式干預3-6月后需復查血脂,如血脂已控制達標,則需繼續目前生活方式干預、定期隨訪血脂,如未能達標,同時合并心血管疾病危險因素的患者需考慮藥物干預,需在醫生幫助下使用降脂藥物。
血脂升高本身不會引起患者的明顯不適癥狀,但它對心腦血管的侵害是一個長期的悄無聲息的過程,是在血液中潛伏的危險,將導致日后的動脈粥樣硬化、進而血管狹窄,出現重大心腦血管疾病。所以充分認識血脂、學會正確的管理血脂對我們的健康生活尤為重要。
(文章來源:王曉旭 重醫一院第一分院心內科)